Leaf小檔案:
第一台全電動車,由日產汽車(Nissan)製造,最快速度為179/km小時。
The Nissan Leaf (also formatted "LEAF" as a backronym for Lead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ffordable, Family car[4]) is a five-door mid-size hatchback electric car manufactured by Nissan and introduced in Japan and the U.S. in December 2010.[5][6][7]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ficial range is 117 kilometres (73 mi), with an energy consumption of 765 kJ/km (34 kWh per 100 miles) and rated the Leaf's combined fuel economy at 99 miles per gallon gasoline equivalent.[8][9] The Leaf has a range of 175 km (109 mi) on the 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10]
wiki百科說:Leaf是一台領導潮流,環境親和,價格平和,家庭用車。維基百科的第一段話就清楚點名了Leaf車的產品定位。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這是廠商訂出來的產品定位,真實的定位是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而非"廠商希望的產品定位" 一個會買Leaf的消費者首先必須對永續發展的環境有認同感,消費者認同買了Leaf就是對世界永續發展近一份心力。否則,消費者不會無故去買一台續航較差,充電相對不非常方便的電動汽車。
同樣的,廠商在決定要研發這Leaf的時候也必需做好萬全的調查,就像前面文章提過,定位三部曲第一部就是要找出目標市場,針對目標市場(消費者)來進行行銷策略。因此,區隔S(Segmentation)跟定位P(Positioning)是密不可分的廠商在決定了市場區隔之後,針對消費者心中可能會接受的訊息進行產品定位。
這就是產品定位三部曲中最重要的市場區隔與產品定位。
Nissan把Leaf定位成一台引導潮流,環境親和,價格平和,家庭用車的定位之後,就必須針對這四個特點發展出產品策略,所謂的產品策略執行之前可以簡單的檢視產品是坐落在品牌/區隔矩陣中(brand/segmentation matrix)的哪一個位置
A | B |
C | D |
高
產品或
公司的
競爭優勢
低
強 弱
對區隔市場的吸引
類似的概念以前文章"品牌感性與理性"也有提過
A區(超品牌)
產品策略應該為維持強勢品牌印象,跟獲利性並且隨時追蹤競爭者的行為。
B區(實用品牌)
這有可能就是發生在廠商沒有先設定目標消費者就進入市場產生的後果,無發針對目標消費者進行有效的行銷策略,可以使用的策略為:仔細思考重新定位的可能性,使之再次尋找到正確的目標市場。
C區(偶像品牌)
產品實用性與競爭力低,但是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很高,這也可能意味著很高的獲利性
可使用的策略為:重新定位品牌,增加產品競爭力,或是用其他產品取代。
D區(失敗品牌)
最佳策略是退出市場,要考慮的是使用哪一種方法退出,以及用何種速度退出市場。
Leaf具有產品性質中性偏強並且價格低廉的優勢B-D之間
配合最近歐洲市場最熱門的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概念因此對準了逐漸成長的消費者區隔A區
命名也採取了與永續發展綠色地球有關的"樹葉"作為名稱
廣告策略採取感性策略,連結消費者對於環境的關懷,使用廣告學中的三個要素
1.產品關聯性
100%電動車,不製造溫室氣體,解救北極冰冒融化危機。
2.創意
把北極熊拉到城市之中,並且使用浣熊做對比,使之產生憐憫感。
3.獨特性
做厚的擁抱把地球的未來都交付在Nissan leaf手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